2014年在陕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发布 |
[ 发布时间:2014-09-30 | 浏览:2327次 ] |
信息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教育厅网 《陕西日报》2014年7月12日(记者 王向华;实习生 刘晨 )题:2014年在陕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发布 ●就业存在结构性困难 ●毕业生择业观念现实 ●少部分毕业生有业不就
7月11日,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发布2014年在陕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2014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31.1万人,同比增加8.8%。其中研究生2.8万人,本科生15.4万人,大专生12.9万人,同比分别增加2.3%、10.9%、7.9%。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总数64.6万个,同比增加11.3%,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为1.9:1,其中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岗位需求与毕业人数比例分别为4.6:1、2.5:1和1.1:1,岗位供应相对充足,但就业仍存在结构性困难。
计算机应用相对过剩 研究生优势不再明显 调查显示,2014年应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最困难的三个专业分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类;本科生就业最难的专业为艺术设计、英语、汉语言文学;大专生最难就业的专业为应用英语、初等教育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今年我省应届毕业生就业凸显结构性困难,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相对过剩,人文、社会学科相关专业就业领域狭窄。分析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IT浪潮以来,各高校广泛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经过多年发展,IT行业人才趋于饱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出现供大于求。除部分专业水平较高的院校外,多所省属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足六成。此外,受专业自身限制,人文、社会学科的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少,就业渠道狭窄。截至5月底,以人文、外语类为主要培养方向的院校,应届毕业生签约率仅为17%-40%,个别院校的文科专业甚至出现全班“零就业”现象。
另外,省属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偏弱。据调查,目前省属二本、三本院校的本科生就业难度较大,企业在招聘时普遍看重院校等级,省属二本、三本院校的学生经常在简历初筛时就已落选,难以获得面试机会,在人才市场中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状态。截至5月底,省属院校本科生平均签约率仅为62.6%,比“985”、“211”院校低14.8个百分点。
此外,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钢铁、煤炭、航运、建筑等行业用人需求下降;加之国资委下属企业为压缩人力成本,对招聘人数进行严格限制,对于本科生能够胜任的工作不再聘用研究生,对研究生的需求量减少;再加上企业在面向研究生招聘时,倾向于选择“双985”人才,即本科阶段未在“985”、“211”院校就读的研究生求职者,由于第一学历较弱,被用人单位置后录用。就业市场研究生求职优势不再明显。截至5月底,我省应届研究生毕业生签约率仅为61.7%,相比大专生和本科生签约率分别低12.6和1.8个百分点。
毕业生择业观念现实 女性毕业生处于劣势 调查发现,当前应届大学毕业生以“90后”为主,多为独生子女,就业观念更加现实,34.7%的毕业生将“单位所在地域”列为首要考虑因素,北京、上海、广州等高薪、高生活成本的一线城市不再是毕业生的就业首选。调查显示,2014年应届毕业生中仅有13.7%选择到“北上广”就业,43.2%的毕业生出于对生活成本和家庭因素的考虑,选择回生源地省份就业,15.8%的毕业生选择到中小城市就业。苏州、无锡、宁波、成都等地市在当地人事局举办的高校组团招聘会中,吸引了不少优秀毕业生签约,岗位职数供不应求。此外,陕西生态环境宜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三星、华为等大型外资、民营企业入驻,吸引了半数毕业生留陕就业(含陕西籍毕业生)。
而且毕业生求职心态更加务实,选择对象不再局限于国有企事业单位,能够自觉面向中小企业和城乡基层。位于长安南路的某大学反映,受国家政策影响,该校培养的免费师范生自2011年起全部分配到区县工作,几年中迅速成长为基层教育骨干,在校学生的态度也由初期的强烈抵触逐渐转变到目前的欣然接受,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愉快地表示:“免师(定向生)还是挺好的!”
此外,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家和地方相继落实了多项创业扶持政策,为高校毕业生创业营造良好氛围。在被调查的应届毕业生中,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学生占1.7%。位于咸宁路的某大学两名研究生在校期间创建“飞饭网”,采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中小餐馆和用户间的网络订餐平台,并为餐厅提供信息化营销和运营方案,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先进的网络订餐平台。
但是,女性应届毕业生仍处于竞争劣势。虽然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多项措施帮扶女性就业,但部分企业受现实工作需要的限制,依然不愿招聘女性毕业生。调查显示,女性应届毕业生要获得一份录用通知,平均需参加5.6场招聘会,比男性多1.2场。在被调查学生中,尚有3.6%的女生未收到任何单位的录用通知,而男生已全部收到至少一份录用通知。年龄、观念、生理、家庭等四方面是限制女大学生就业求职的主要因素。
部分单位“人才高消费” 少部分毕业生有业不就 调查中,有高校反映,毕业生整体就业压力较大的形势助推了一些单位在选人用人方面“高消费”,超出实际需要,盲目追求高学历、名牌院校,甚至在学生的性别、身高、长相等方面也做无谓苛求。主要原因一是科研院所、高校的人才队伍层次对其等级评估影响较大;二是部分企业过分追求形象和品牌效应,希望达到“人才包装”的效果。某“985”高校反映,该校一些优秀的硕士、博士被南京某研究所聘用后,仅被安排从事本科生即可胜任的仪器仪表调试工作,难以做到“人尽其才”。
另外,调查还发现,少部分毕业生出于多种原因有业不就:一是决心继续学习深造,但当年考研失利或出国深造院校联系未妥,继续处于专心备考或联系阶段,暂不打算就业;二是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地以“事少钱多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为目标,不愿“屈就”到小企业或工资不高的地方;三是依靠家长,毕业后准备继承家族产业,或希望父母给自己想办法解决工作问题;四是回归家庭,少部分女生选择一毕业就结婚生子,做全职太太。有业不就的毕业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受父母的精英观念和保护意识影响较大,宁愿被父母养在家里,也不愿从事不满意的工作。此外,国家较为宽松的应届毕业生政策,也使得部分毕业生不急于马上就业,希望在两年择业期内慢慢寻找满意的工作。 (信息采集:孙永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