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学院
学校性质: 公办
办学层次: 本科院校
在校人数: 10000以上
学校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绣大道99号
|
|
学校简介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建校伊始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引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学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1985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德国下萨克森州政府签署了按照“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模式,共建一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协议,合肥学院(原合肥联合大学)成为德方在中国重点援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型高校之一。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
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3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1所学校之一,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委托培养学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100所“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单位之一,国家新工科教育与研究成员单位,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单位,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战略合作伙伴。
合肥学院成立之初,就率先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系统改革和实践,构建起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9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填补了安徽省属高校该项空白。2015年获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2016年联合德国大陆集团、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设计“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探索产教融合新模式。2018年再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五年荣登安徽省专利百强榜。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奖3311项,其中国家奖1279项。如葡萄牙2016RoboCup公开赛冠军,第20、21届RoboCup机器人足球世界杯第7、第6名,第十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第一名)等。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全省前列,是全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毕业生70%左右在皖就业,55%左右在肥就业,被誉为“合肥市工程师培养的摇篮”。2018年,学校整体进入第一批次招生,文、理科投档最低分分别高出一本控制线14分、15分。2019年,文、理科投档最低分分别高出一本控制线11分、14分。
2015年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视察学校。李克强指出:“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用“三十而立、卓有成效、根深叶茂”概括了中德合作共建合肥学院三十年的成果,寄予再创“中德合作未来更辉煌的30年”的期望。德国总理默克尔称赞合肥学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辉典范”。两国总理共同决定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及基金。教育部、安徽省共同制定《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和合作基金建设方案》报国务院,确定“一个示范校、六个平台”建设目标。安徽省、合肥市将“支持合肥学院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列入省市“十三五”发展规划、安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省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目前建设顺利推进。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约16256人。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1120人,其中专任教师978人,副高以上职称460人(其中正高145人),博士学位281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20多人,4人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1人获得“黄山友谊奖”。学校占地面积1255.92亩,建筑面积53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62亿元。学校有16个教学单位,11个二级学院,共设置本科专业61个、中外合作专业1个,专科专业2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批准的对外合作办学专业3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2019年,学校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
近年来,全国543所、1400多批次高校组团来校专题学习应用型高校建设经验。按照教育部安排,学校先后30多次为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党委书记、校长培训班、转型培训班等作教学改革报告。为兄弟省教育厅和高校做120多场专题报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先后90多次报道学校改革发展情况。教育部总结推广“安徽现象合肥模式“。
温馨提醒:各招聘单位可直接与我校各学院就业联系老师直接对接专场招聘事宜。
合作模式
院校安置或实习情况
专业名称 | 安置或实习人数 | 男女比例 | 安置或实习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