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工业学院
学校性质: 公办
办学层次: 本科院校
在校人数: 10000以上
学校地址: 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坪东路1号
|
|
学校简介
兰州工业学院是甘肃省省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是由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创办的培黎工艺学校,1958年改建为甘肃省机械制造学校,1962年与煤炭、电力、轻工、重工和邮电5所中专合并组建为甘肃省工业学校,1974年更名为兰州工业学校。1989年改建为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12年,经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兰州工业学院。78年来,学校由工而立、因工而兴、以工为荣,逐渐形成工字当头、突出应用、服务地方与行业的办学格局。
学校现有兰州七里河校区、兰州新区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784.18亩,建筑面积82.4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89.95万册,电子书籍73.29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59亿元。
学校加强师资建设,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63人,专任教师518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256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15人,高职称和高学历教师比例分别达到49.42%和80.12%,“双师双能型”专任教师135人,占比26.06%,涌现出国家教学名师、国家教学团队、国家级创业导师、省领军人才、省师德标兵等一批优秀人才。
学校突出内涵建设,取得了较为丰硕的办学成果。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0473人。设有15个教学单位,31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5大学科门类。2012年以来,建有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创新创业试点专业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5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56项、省级一流课程、慕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15门。
学校注重学生技能训练,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大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活动中,2012年以来,我校大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81项、省级奖励703项。
学校立足办学定位,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校以来,先后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8万余名,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5年位居省属院校前列。
学校重视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研究成果显著。获各类课题立项54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技项目49项。建有省厅级科技平台11个,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励98项,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577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德国、乌克兰、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在校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加大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赴国外大学培训的力度,鼓励支持教学科研人员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入“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和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积极深化与联盟院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多年以来,学校秉承“开物成务、启智求真”的校训,大力弘扬“坚韧顽强、质朴无私、包容创新、和谐奋进”的办学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教育部、中央文明委、团中央、中共甘肃省委等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2018年,成功创建首届省级文明校园。
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跟着工业干,围着企业转,质量求生存,转型促发展”的办学思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西部,服务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区域内有重要影响的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素质、重应用、善创新、强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
合作模式
院校安置或实习情况
专业名称 | 安置或实习人数 | 男女比例 | 安置或实习时间 |
软件工程 | 30 | ||
环境设计 | 30 | ||
视觉传达设计 | 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