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质性推进产业学院建设的策略 |
[ 发布时间:2022-08-29 | 浏览:12712次 ] |
不少产业学院实质性合作不足、合作深度不够,究其原因主要为公办体制的约束和限制。产业学院法律定位不明确、独立性不足。学校有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压力,担心国有资产流失,存在审计和纪检风险。要推动产业学院建设,至少要在国有和市场两种体制、学校和企业两种组织以及两种场域知识类型三个层面相融合,方能实现产业学院建设的初衷,为学校和产业发展增值,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一、国有体制和市场体制相融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具有我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基本经济体制。在产业学院建设上,学校为公有制,属于国有体制;而企业多为私有制,按照市场规则运营。产业学院作为公私混合的典型案例,需要实现国有体制和市场体制相融合,需要全面加强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高位推进。通过党委政府统筹纪检监察、审计、国有资产管理等关键部门,协调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适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 教育和产业是两种体制、两种运行机制,融合的点在于建立明确的产权制度,推动学校内部治理改革法制化。产业学院的组建是学校与企业彼此的自主选择,即使有政府参与引导,也并非“拉郎配”式的行政命令,具有一定的市场主导配置资源特征。所以,产业学院包含了产权、交易、成本、资源及市场化运作等特征要素。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产业学院实体化的并不多,成为独立法人的更少。由于产业学院法人性质模糊,各投资主体的资金、资源等如何界定、所占比重如何确定、合作结束后资产如何清算等都无明确规定,直接影响到各主体参与举办产业学院的积极性。所以,产业学院建设必须要充分考虑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建立产权保护和退出机制,建立教育资产市场化处置交易机制,解决企业等社会资本的后顾之忧,建立多重目标下的激励机制,方能真正建立实体化的产业学院,推动混合所有制和股份制办学取得实质性进展,落实将职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田。 二、学校和企业两种组织相融合 学校和企业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组织,在我国,学校多属于国有体制,以公办为主,组织惰性较强;而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面临严峻的生存考验,组织活性较强。产业学院的组建是通过引入市场力量克服公办院校的僵化体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对接,是具有强烈中国特色的组织创新模式。产业学院比之前各种产教融合形式的组织化程度都更高,确定性也更强,特别是以资本合作为纽带的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标准制定方面更有优势。 学校和企业是处在两种生存环境、在两条运行轨道上运行的社会组织,融合的点在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就当前我国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来看,一般多为大中型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隐形冠军企业或头部企业,发展较为成熟,需求层次较高。这些企业迈过了艰难的生存阶段,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需求,愿意承担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开始由最低层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迈向较高层次的伦理责任和志愿责任。只有进入高层次需求发展阶段的企业,才有与学校深度合作、建设产业学院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通过产业学院承担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为行业产业发展培养人才,承担起行业发展的责任,同时也为企业自己储备人才。 三、两种场域两种知识类型相融合 学校和企业两种场域的不同知识类型相融合,是产业学院建设的根本。学校以传输理论知识和言述知识为主,而企业作为工作现场拥有丰富的实践知识和默会知识,两种场域知识都是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养成完整职业能力所不可或缺的。要建设好产业学院,必须要推动两种场域知识类型相融合,也只有实现知识类型相融合,才能增强互补性,形成教育合力,协同作战,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 学校和企业两个场域、两种类型知识融合的点在于形成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在学校内的产业学院旨在把实践知识和默会知识搬运到学校,不管是努力打造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兼职教师,还是在校内建设生产实训基地,都是试图通过把拥有实践知识的人和承载默会知识的生产生活场景,引进到学校内,弥补学校知识结构的偏颇和不足。建在学校外的产业学院是把学生送到知识的环境中,如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完全浸润在实践知识和默会知识之中。无论是把学生送出去,还是把知识引进来,终极目的都在于培养具有完整知识结构的学生,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完善学生职业能力,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节选自《职教论坛》2021年第9期) 来源:高职观察微信公众号
|